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8月31日(星期四)16: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四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自贸办专职副主任白岚,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协调指导局局长詹军,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黄善荣,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姚荣军,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四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8月31日(星期四)16: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白岚:自治区自贸办专职副主任
詹军: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协调指导局局长
黄善荣: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
姚荣军: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副主任
主持人:
韦 翔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韦翔: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8月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设立四周年。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效等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岚女士,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协调指导局局长詹军先生,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黄善荣先生,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姚荣军先生,请他们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们请白岚女士作介绍。
白岚: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面向市场、联动内外、循环畅通、改革提高、开放发展”工作思路,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努力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核心区。截至2023年7月,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外贸进出口额8580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4.76亿美元,分别占全区的37.4%和36.8%;三个片区税收收入由2020年的43.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8.8亿元,年均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20年的558.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05.5亿元,年均增长34.2%。
一是坚持为国家试制度,开展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紧紧围绕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出台深化改革方案,聚焦贸易、投资、跨境资金、运输往来、要素资源、人员进出“六个自由便利”和数据流动安全有序,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核心区。累计形成13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48项全国首创。国家层面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中,第七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24项已启动,其余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广西已落地248项。在突出投资自由便利方面,实施“负面清单式”放权,下放115项事权至片区;创新“拿地即开工”4.0版,提高项目审批便捷度。在突出贸易自由便利方面,全国首创“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集成改革,服务边境地区落地加工企业发展,实现兴边富民。2023年上半年,云鑫利边贸合作社1405人,每人分红1800元。在突出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方面,创新“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建立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银行+服务中心”模式,便利边民互市贸易结算。创新开展“东盟—香港—南宁”三地联动+智慧运营平台管理模式,实现7个东盟国家、地区的覆盖。在突出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方面,友谊关口岸海关、边检共用一个卡口,实现“多卡合一”作业,日均进出境车辆从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980辆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1200辆。钦州港片区首创“原箱出口、一箱到底、海外还箱”国际多式联运新模式,钦州港开通70条集装箱航线,通达119个国家和地区393个港口。在突出要素资源自由便利方面,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系统集成改革、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改革等创新,推动土地海洋、法律、金融等要素资源流动自由便利。在突出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方面,友谊关口岸是疫情蔓延后全国唯一保持旅检和货检从不间断运行的边境口岸。2023年上半年,友谊关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0.4万人次,同比增长180%。
二是坚持为改革闯新路,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在友谊关口岸建设智慧口岸,打造全国边境陆路口岸智慧高效通关示范,力争实现两个“24小时”:即24小时不间断、无接触、无人化、智能化通关;24小时运抵南宁—河内“园对园、企对企、生产线对生产线”货物。集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在跨境金融、沿边金融和地方金融等10个领域152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南宁市获批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截至2023年6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276亿元人民币,累计注册企业超2.5万家,签约落户项目超200个,协议总投资超2600亿元。集成跨境电商综试区,2022年南宁、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分别为137.9亿元、25.3亿元,同比增长77.4%、6.5%。
三是坚持为广西谋发展,壮大现代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深改方案》以及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化工、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重点发展产业,积极推动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产业人才发展等有针对性支持政策,提升自贸试验区产业开放力度和竞争优势。南宁片区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吸引蓝水星、格思克、泰克半导体、华芯振邦、中银香港等80多家规上企业入驻。今年1—7月,南宁片区实际使用外资1.3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380.4亿元,分别占南宁市的64.3%、51.8%。钦州港片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等产业,引进中伟钦州产业基地、格派新能源、雅保(天源)新能源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今年1—7月,钦州港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10.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11亿美元,分别占钦州市 92.9%、96.9%。崇左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跨境物流等产业,打造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区,引进三诺、良维、新秀新材料等企业。今年1—7月,崇左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758.9亿元,占崇左市58.2%。
四是坚持内外联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一是制定出台《关于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区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支持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文件精神,在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市设立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区。二是推动成立粤桂琼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联盟,推动粤桂琼自贸试验区(港)联动发展。三是创新推动全国沿边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共同推动跨境劳务、海关监管、运输及产业合作等改革事项。
我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
韦翔:
感谢白岚女士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光明日报:
刚才白岚女士介绍了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四周年的总体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请问广西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更好发挥其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白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建设有利契机,全面抓好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方案落实落地,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为着力点,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落实重大战略,全力建好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核心区。围绕沿边临港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谋划设计改革,推动形成更多围绕沿边临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制度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把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核心区。
二是聚焦制度开放,打造改革创新示范核心区。抓好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和自治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重点用好用足40项服务产业发展类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增强制度红利辐射效益。启动修订自贸试验区第二版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推动企业发展与政策供应良性互动,促进优势资源在自贸试验区加快集聚。
三是聚焦外贸外资提升,打造开放型经济引领核心区。充分用好自贸试验区招商大使、海外招商合作机构作用,借助东博会、进博会等高水平开放平台,筹划好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跟踪服务好重大项目落地,力争全年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区40%以上。
四是聚焦推动产业发展,打造标志性关键项目集聚核心区。推动在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市设立协同发展区,实现片区与协同发展区创新协同、产业发展协同。加快推动中国—东盟经贸中心、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聚焦服务市场主体,打造营商环境示范核心区。启动首批20张广西自贸人才卡评定和发放工作。推动出台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奖励办法、促进产业人才发展政策等系列政策。持续推动“负面清单”式放权,提高政务服务能效。招募广西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体验官”,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营商环境日常监测督导作用,持续优化提升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
香港商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改革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请问钦州港片区通过改革创新,在片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善荣:
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钦州港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4年来,钦州港片区承担的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全面实施;形成了175项“钦州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1项在全区复制推广,占全区45.5%;1项创新成果获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1项制度创新成果获评全区“十佳”案例,通过改革创新推动钦州港片区高质量发展。
——门户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位带动优势充分凸显。创新推进陆海联运、港站区一体化、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改革,“朋友圈”实现西部12个省(市、区)全覆盖并扩大至华东、华中17省(区、市)63市121个站点;内外贸集装箱航线达70条;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暨全球首个U型工艺全自动化码头投入使用,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航道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入运营。截至2023年7月,钦州港累计货物吞吐量突破5.45亿吨,集装箱完成量超过1453万标箱,钦州港在全球集装箱大港排名提升至第35位,北部湾港被交通运输部定位为“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区位战略及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向海产业集聚加快,高质量发展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依托向海、临港优势资源,聚焦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中石油、华谊、恒逸等10多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进驻钦州港片区并扩大投资。创新推动大宗商品平台交易,中国南方地区首个锰硅期货交割仓库获批落户,累计完成交易额83.6亿元。成立4年来,累计在钦州港片区新设立或迁入企业3.83万家,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人民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7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0.64亿美元,投资超百亿元项目达到12个,总投资2460亿元。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80亿元,高质量发展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全面深入开展QFLP和“本外币合一”改革试点,累计新增引进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30家。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试点业务量累计约260亿元人民币。构建全国首条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累计完成燕窝产品进口额5.2亿元。推动RCEP高质量落地实施,以“飞地经济”模式与四川省合作共建临港产业园。支持中伟、恒逸、桐昆等企业加快布局“钦州—东盟”双基地,着力打造联动发展的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
——创新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综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上线“企事业服务明镜系统”,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商事登记服务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实现“秒批即办”;探索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审批”、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石化园区一体化等改革;推进“定制化”通关监管模式创新;承接自治区级和钦州市级行政权力事项363项,破解“同区不同权”瓶颈问题;建成“RCEP+法律服务”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国际商事调解业务新模式,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
广西日报记者: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作为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深层次开放的开路先锋,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请问南宁片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具体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能否介绍一下。谢谢。
詹军:
感谢这位记者对南宁片区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南宁片区自揭牌以来,全面实施国家赋予的91项改革试点任务,累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154项制度创新成果;累计新增企业近5.5万家,是成立前总量的21倍;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1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累计突破310亿元,3年平均增速166.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超12.7亿美元,南宁片区以全市千分之二的面积,贡献了全市58.7%的外资金额。
基于良好的成长态势下,南宁片区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一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南宁片区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加强探索创新,糖业数字化智慧发展模式、构建中国—东盟影视贸易中转站助力文化交流2项创新成果获自治区推荐上报商务部。2023年以来新增形成“物流数字化平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等22项围绕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广西首个陆铁联运跨境电商商品安检平行作业试点在南宁片区顺利启动,实现海关监管、铁路安检平行作业,节约50%开箱、装载、查验时间,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通关效率。
二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新成就。南宁片区聚焦跨境产业要素需求,不断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谋划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融合化发展,不断释放出“链”式效应。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我们瞄准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研发及高附加值重要器件与智能装备等关键环节,华芯振邦半导体等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投产入规,初步形成以芯片加工和半导体、LED、电路板、手机及配件制造企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1—7月,片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32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125.05亿元,同比增长18.9%。
——在现代金融服务方面。今年7月,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选“2023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是广西仅有的两家金融服务集聚示范区之一。目前累计入驻金融机构474家,累计落地QFLP基金8支,规模达10亿美元,实现税收亿元楼宇达13栋,上半年金融机构税收超15亿元。
——在配套服务方面。南宁片区的大数据中心数量占据了南宁市半壁江山;现有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自治区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企业技术中心13家、重点实验室1家、新型研发机构6家、众创空间4家。有超90家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方面的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入驻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中国—东盟协同创新中心吸引了科大讯飞、浪潮、华为、中科通信等50多家国内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入驻。
此外,今年的6月,我们成功举办了国内首个以“生产性服务业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交流大会,签约了12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发布了南宁片区生产性服务业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并围绕自贸试验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能力开展广泛交流。
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回答,谢谢。
东盟头条记者:
崇左片区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唯一的沿边片区,四年来在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姚荣军: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崇左片区与越南接壤,依托“沿边、跨境”优势,建设四年来立足“打造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区,构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陆路门户”战略定位,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在跨境产业、制度创新、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四年来,崇左片区全面实施国家赋予的85项试点任务,累计有3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自治区层面复制推广,为边境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崇左经验;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8个、总投资139.75亿元,累计引进企业4124家;跨境加工产业初具规模,跨境电子信息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速66%;跨境贸易、跨境物流快速发展,片区内的友谊关公路口岸单日进出境车辆高峰1600辆次以上,年进出口货值高峰3242亿元。主要亮点有:
一是跨境供应链安全稳定。全力做好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主通道保畅保通,率先在全国沿边口岸实行全信息化智能通关,开展海关、边检等部门业务“多卡合一”作业,一站式通关,友谊关口岸车辆通关时间从5分钟缩减至30秒,口岸货物进出口实现海关“提前审结”。疫情期间,友谊关口岸是全国无关闭、连续运营的边境陆路口岸之一,为全国全区外贸稳增长和跨境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跨境产业发展壮大。初步形成跨境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深加工两条产业链,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12亿元,同比增长26.29%。跨境金融形成中越货币现钞跨境调运、边民互市贸易人民币结算、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等沿边特色业务。跨境旅游复苏步伐加速,今年以来,友谊关口岸验放跨境旅游团3600多个,团队游客5.57万人次。中越跨境自驾车旅游、越南河内—中国南宁国际直达客运线路恢复运行。
三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现崇左片区政务服务与属地“一体化”,先后推出“一业一证”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举措。片区会同凭祥市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以企业满意度为核心,建立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和“一对一”挂钩服务机制。崇左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获评为“2022年广西政务服务标杆大厅”。
站在新起点上,崇左片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以及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对标RCEP、CPTPP等国际经贸新规则,加快推进崇左片区新一轮深化改革,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与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深化跨境产业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核心区,为崇左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韦翔: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回答,也感谢记者朋友的参与。欢迎大家会后继续关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进展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