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关总署13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08万亿元,增长21.1%。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其中,出口2.24万亿元,增长19.9%,进口1.84万亿元,增长22.7%。
据中国海关总署介绍,中国对东盟贸易取得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抗疫合作持续深化,保障双边经贸往来畅通。中国在医疗物资供应、疫苗生产研发使用等方面继续为东盟有关国家抗击疫情提供支持和帮助,加大与东盟全面复苏框架相关经济领域的合作,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加快建立中国—东盟人员的“快捷通道”和货物的“绿色通道”网络,保障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据有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了4505列,同比增加42%,发送22.6万标箱,增加41.9%。
●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助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及其升级议定书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和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澜湄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持续融合,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双方的获得感和受惠度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中国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出口分别增长19.1%、23.6%、25.4%和41.5%,合计拉动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增长18.3个百分点。
●三是互补性贸易结构不断巩固,拉动进出口稳步增长。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对东盟金属矿及矿砂、农产品进口需求旺盛,前三季度进口值分别增长35.9%和29.7%,合计拉动进口增长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疫情以来,中国汽车、笔记本电脑等对东盟出口表现亮眼,出口值分别增长71.6%、30.2%,合计拉动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