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片区风采 > 国内新闻

广西自贸试验区:因地制宜 提质升级

2024-03-14 17:40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日新月异的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 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近日,自治区政府出台《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规划了2024—2026年3年内广西自贸试验区及协同发展区的建设方向、改革重点和主攻产业,这是广西推出自贸试验区2.0版深改方案后,再次吹响自贸试验区提升发展的冲锋号。

实施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加强差异化改革探索?如何发挥优势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怎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广西开放发展新高地?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因地制宜,扩大制度型开放

去年11月,钦州综合保税区一企业通过南宁海关考核认定,成为广西首个离岸现货交易大豆保税交易库。随后,全国首批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大豆离岸现货交易业务成功落地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

“我们充分发挥钦州临港优势产业及资源,推动打造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成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体系。”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改革,提高大宗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助力构建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从落地国家大豆离岸现货交易试点,到优化再生铝检验监管流程,提升再生铝进口通关效率,2023年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构建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便利的监管体系,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行动计划》明确,要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提出要对标国家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在货物贸易便利、服务贸易便利、跨境金融服务、人员跨境流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探索开展制度创新改革。

“关键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差异化探索。”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突出广西沿边临港、联接东盟的特色,能够有效激发各片区和协同发展区开展差别化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如钦州港片区深化北部湾港系统集成改革,打造集装箱海铁联运一体化样板,崇左片区加快建设中越智慧口岸项目,深入推进跨境劳务合作和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南宁片区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中国—东盟人才城,探索开展面向东盟的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等。

“我们将对接用好RCEP、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国家级南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宁片区法务商事服务中心等建设。围绕数据跨境流动、跨境金融等领域深化制度创新,形成一批集成性、协同性、整体性改革举措,探索开展中国—东盟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自2019年8月获批设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累计形成169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54项全国首创。一系列制度创新红利持续释放,将这片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变为“丰产田”。

提质增效,推动主攻产业集聚强链条

进入3月,进口水果贸易量逐渐增加,记者在凭祥友谊关口岸看到,满载进口水果的跨境车辆排满了整个查验平台,等待海关进行查验合格后,“抢鲜”进入国内市场。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发挥“边”的优势,持续打造面向东盟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加快把东盟水果通道优势做成产业优势。

去年8月,占地1793亩的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项目启动,项目由核心区、加工区组成,目前已完成核心区约100亩建设并投入使用,将规划建设集展示推广、线上交易、智慧物流、查验通关、电子商务以及落地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东盟进出境水果交易陆路中心。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凭祥综保区、崇左自贸片区、凭祥边合区“三区合一”打造凭祥产业园,大幅提升了项目承载能力,目前已引进多家重点电子信息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深加工两条跨境产业链,全力打造面向国内国际的进出口深加工贸易基地。

在钦州港片区,围绕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港航物流等主导产业,全链条谋划升级改革,临港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当前片区正全力推动中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三期、恒逸一期等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到2026年,面向东盟的跨境绿色化工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基本建成,片区向海经济产业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钦州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位于南宁片区的华芯振邦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与集成创新型产业基地项目投产以来,实现了从晶圆凸块制造、晶圆测试到封装等全流程工艺,填补了广西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空白。

聚焦先进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南宁片区产业集群集聚不断扩大,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超200亿元。

聚焦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广西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加工、石化化工、新材料等主攻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开放力度和竞争优势。

根据《行动计划》,下一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通过制度创新和平台建设,加强对重点产业的全周期、全链条系统设计,包括推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和提升关键原材料保障能力,分别构建以南宁、钦州、凭祥、北海、东兴为重要节点的5条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等。力争到2026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及协同发展区5条主攻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210亿元。

示范引领,突出辐射带动效应

2023年底,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在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区,放大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优势和改革创新溢出效应,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的集成创新地。

《行动计划》突出发挥广西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不仅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专属策略”,也是协同发展区建设的“施工蓝图”。

“头雁”引领,“雁阵”齐飞。

近期,自治区政府印发通知,在全区复制推广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在线争端解决机制(ODR)国际商事调解业务模式等15项改革试点经验,以及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陆海双向统筹集成改革等20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区推广,加速释放改革红利。

“今年将结合广西特色试点实施CPTPP部分规则,把开放领域从经贸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商事和仲裁等制度型开放领域拓展。”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发展局、人民银行、南宁海关等部门共同出台《支持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面向东盟的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改革成效。

《行动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及协同发展区与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管理机制衔接,加强广西自贸试验区与协同发展区在制度创新及复制推广、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领域的全方位协同。推动自贸试验区与中国—东盟博览会、防城港国际医学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实现全区40%以上的实际使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额、贡献了全区10%以上的税收收入,2023年外贸增速高于全区18.5个百分点……以“沿边临港、自贸领航”为核心目标,我区大力实施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核心区,为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