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片区风采 > 国内新闻

加强边境口岸建设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05-07 17:01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正持续加强边境口岸建设,为推进广西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东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不断注入活力。

近年来,广西边境口岸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友谊关口岸出入境人员超63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出入境车辆近10万辆次,同比增长22.75%;进出口货值达1114.2亿元、货运量99.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0%、32.2%。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推动边境口岸高水平开放,广西大有可为。

积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加快打造智慧便利型口岸。近年来,广西各边境口岸的智慧化程度显著提升。人员通关方面,出入境人员通过“刷证件,验指纹,识面相”3步,平均30秒内即可完成出入境,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方面,广西正在中越边境友谊关—友谊通道、浦寨—新清通道、龙邦—茶岭通道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逐步实现跨境货物24小时不间断、智能化高效通关。其中中越友谊关—友谊货运通道智慧口岸项目是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通过中越协同在边境口岸区域建设智能跨境货运专用通道,配套智能化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系统,项目将实现口岸智慧化监管、货物自动化跨境运输、全天候无人化24小时不间断通关以及“一站式”查验,精准服务沿边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广西要加快中越智慧口岸项目建成落地,形成示范引领,促进更多跨境重点口岸合作,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保障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探索打造复合发展型口岸。广西边境口岸要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一是大力发展“口岸+加工贸易”产业。充分结合广西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和各口岸进出口产品的特色,大力发展“口岸进出口产品+落地加工”,完善融入“原材料进口+国内加工”“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组装”等中国—东盟特色跨境产业链,减少口岸“过货化”现象。二是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产业。加强口岸集疏运专线建设,加快对接越南的铁路和公路通道建设,推动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增强口岸物流交通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口岸所在地区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建设,完善口岸物流平台体系;优化口岸通关、货物中转等传统服务,推出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等优质服务,加强跨境物流园区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口岸物流服务水平。三是高标准建设沿边产业园区。广西要充分发挥好沿边产业园区的“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扁平化管理模式,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大力招商引资,把更多产业项目特别是新兴产业项目引进来、落下去,提速增效建设沿边产业园区。同时,立足边关特色与跨境旅游合作,持续做好边境旅游产业的文章。

加强沟通协调联动,努力打造友好交流型口岸。一是完善跨境协调机制。加强口岸信息共享,定期互换口岸运量、货品、价格等信息,相互通报国际交流合作进展,提升口岸信息分析利用水平;完善广西口岸办与越南边境四省口岸合作委员会、广西边境3市8县(市、区)与越南边境县等多层次口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交流互访,缔结友好口岸;完善争端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可能发生的商业、贸易及通关纠纷,保障双方边境口岸的友好往来。二是增强部门协同效能。海关、边检、铁路等部门间应注重协同,在边境口岸建设发展上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在新举措、新规定、新情况上主动通报、高效协同,提升边境口岸的通关效率和质量。三是推动口岸联动发展。大力支持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打通江海联运、陆海联运,实现口岸竞争力“1+1>2”的效果;结合边境口岸产业特色、区位、流量等划分口岸功能定位,如爱店口岸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凭祥口岸可重点打造水果和旅游产业,龙邦等口岸则重点发展电子和矿产业……通过差异化互补,减少同质化竞争,促进口岸经济带良性发展;采用政府撬动、金融跟进、社会参与等多方协同方式,为口岸经济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强力打造综合安全型口岸。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水平安全为保障。首先,要在口岸安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健全常态化的联合防控机制,加强口岸领域各部门信息共享、拓展联合研判、密切协同配合,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完善口岸属地及相关方联合处置口岸拥堵、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及其他紧急突发事件、口岸突发事件的跨境应急处置机制。其次,要在口岸安全事件处理上下功夫。坚持打防并举、源头治理,加强危险品全链条监管、全程物流可视化监管,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行为。最后,要在口岸普法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广泛借助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务平台、边检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网上办事平台等渠道多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口岸普法宣传教育网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