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当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体兴,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也是国家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只有拥有坚实发达的实体经济,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中站稳脚跟。发展实体经济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实体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面对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之上。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伴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显现。创新不足带来关键技术缺失,导致结构性供需失衡。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并长期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阻碍资本流入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制造业竞争的全球挑战加大,面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挤压。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差距。同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我们又面临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挑战。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不深,阻碍了经济整体效能的释放。数字技术在不同产业、行业和地区的覆盖不均衡,数字技术尚未形成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业链的深度赋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备、监管体系与标准规范不完善等,客观上制约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我们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变化的潮流中、在各种风浪挑战的冲击下行稳致远,就必须牢牢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关键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推动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这就要推动报酬结构再平衡,形成实体经济友好型报酬结构,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人才、企业家才能、长期资本等优质生产要素更多向实体经济领域配置。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体系提供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能力,加快建成支持创新创业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形成机制,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举。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这要求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释放新潜能。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处理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推进经济循环真正畅通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在原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一方面,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供给体系也要进行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扩大内需有效制度。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扩大内需的政策要适当加大力度,从供需两端推动经济扩容提质,逐步迈向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